孩子內熱津液不足、便秘考慮是飲水量少、飲食不當、情緒不佳、睡眠不足、外感邪氣等原因所致,可以通過增加飲水量、調整飲食、調整情緒、保證充足睡眠以及應用藥物等方式改善。一旦孩子出現不適癥狀,家長應及時帶其就醫。
1、飲水量少:
如果孩子平時喝水量比較少,就會導致體內水分缺乏,使體內陰陽失衡,出現內熱津液不足以及便秘的情況。建議家長平時應讓孩子多喝一些白開水,每日飲水量應保持在750毫升到1200毫升之間,可以為身體補充水分,增加糞便的含水量,緩解不適癥狀。
2、飲食不當:
如果孩子平時喜歡吃一些油膩不易消化或辛辣的食物,比如炸雞、炸薯條、漢堡、辣條等,也會耗損體內津液,引起內熱、便秘的情況出現,同時還會伴有口舌生瘡、臉紅、手足心發熱等癥狀。此時應及時調整飲食,可以吃一些新鮮瓜果蔬菜,比如蘋果、火龍果、雪梨、甘蔗、黃瓜、絲瓜等,有助于緩解癥狀。
3、情緒不佳:
如果孩子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當中,就會引起肝火,肝火上行引發心火,日久循經傳遞,波及肺、胃,使孩子出現暴躁易怒、便秘、食欲不振等情況出現。建議家長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平時對孩子說話時需要注意語氣輕柔,每天與孩子溝通的時間應不低于30分鐘,也可以帶孩子適當的去室外散步或者是做游戲,讓孩子保持心情愉悅。
4、睡眠不足:
如果孩子長期有熬夜的習慣,也會使體內精液耗損嚴重,出現津液不足、便秘的現象。建議家長給孩子制定一套合理的作息計劃,例如每天晚上10點睡覺,早晨7點起床,避免讓孩子熬夜。家長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讓孩子保證充分休息。
5、外感邪氣:
孩子的身體抵抗力比較低,容易受到風寒、風熱或暑熱侵襲,若是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或治療不對癥,就會導致邪氣停留在體內,引起肺火、胃火,循經傳遞引起心火、肝火,使孩子出現內熱津液不足以及便秘的現象。此時可以遵醫囑應用小兒七星茶顆粒、參苓白術散、小兒健脾化積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幫助孩子減輕不適癥狀。平時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
生活中應對孩子進行加強護理,密切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有利于孩子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