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是有可能會引起骨壞死的。
事實上骨壞死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骨折所導致,在一些本身血液供應就比較差的骨上,如果出現了骨折就非常容易引起骨壞死,比如股骨頭、舟骨、舟骨、距骨這些部位,其本身的血液供應就非常的脆弱,只能夠依靠與周圍的軟組織相接的部位獲得一些微小的血液供應。一旦產生骨折,這些微小的血管就會被切斷或者是損傷,在恢復的時候骨折可能恢復了,但是遠處的骨質由于沒有足夠的血液供應會逐步的發生缺血性的骨壞死。如果時間長了,甚至有可能引起壞死范圍迅速擴大,骨的外形發生塌陷。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會導致關節功能的喪失,所以骨壞死的后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在上述相關部位發生骨折之后,要定期的回骨科做相應的檢查,以排查一下有沒有骨壞死的情況,一旦出現骨壞死的情況要在早期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