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出現骨壞死的主要原因是骨折的時候由于外力的損傷導致了骨折,同時伴有骨折周圍的血管的損傷,導致骨折部位缺乏血液的供應從而引起骨折壞死,在臨床上最常引起骨折后骨壞死的部位,有股骨頸骨折后出現的股骨頭壞死,舟狀骨骨折后出現舟骨的壞死,還有距骨骨折后出現距骨的壞死,這些骨折部位的共同特點就是血液供應本身就比較少,在骨折損傷的過程當中,由于骨折端的血液供應的破壞造成了骨折端的進一步的壞死。如何預防骨折后骨壞死?要想避免骨折后出現的骨壞死:
第一,骨折以后需要早期進行手術治療,盡早的恢復骨折端的連續性,促進骨折端血液供應的恢復。
第二,骨折以后盡量減少骨折端的負重,需要等到骨折端達到完全的骨性的愈合以后才能夠下地負重行走,避免過早的下地負重或者是吃力而造成的骨折部位的再損傷,引起骨折端的血液供應的進一步破壞導致了骨折端的骨壞死。
所以在臨床預防骨折后骨壞死主要有兩點:第一,早發現、早手術。第二,術后盡量晚下地、晚負重,等到骨折完全達到骨性愈合以后,才能夠完全的負重和下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