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湯劑的正確服用方法要根據時間、溫度、劑量與次數而定。
中藥湯劑的正確服用方法是什么
中藥湯劑能夠充分適應中醫辨證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療效快,易吸收,作用強等幾大特點。正確服用中藥湯劑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轉,而錯誤的服用方法會使病情惡化。
一、時間,服藥時間應根據病情來決定。病在上焦的,欲使藥力停留較久,宜飯后服;病在下焦的,欲使藥力迅速下達,宜飯前服;清熱解毒藥、潤腸瀉下藥、滋補藥宜空腹服,此時胃中空虛容易吸收。所謂空腹服即指早飯前一小時或晚飯后一小時服藥。特殊藥物應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藥在服藥前應少量進食以助藥效;驅蟲藥應在早晨空腹服,服藥前應喝點兒糖水,可以提高殺蟲的效果;攻下藥在得大便后應立即停服;安神藥、滋補藥、延緩衰老的藥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藥應在睡前2小時服用;急診用藥則不拘時間,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應定時服用。
二、溫度,湯劑在治療一般疾病時均宜采用溫服法,對有特殊治療需要的情況應按特殊的服法服用。凡屬理氣類藥,熱則易舒,涼則增滯;活血、補血、涼血、止血類藥,寒則瘀結,熱則沸溢。凡服解毒劑,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滯易于排出,熱服則增毒物之宜散。凡熱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湯等,而寒性病則宜熱服,發散攻下,以助藥力。行血脈通絡達筋骨者宜熱服,收澀固精止血之劑則宜冷服。解表藥多屬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熱服;清熱藥和消暑藥宜冷服。大熱病用寒藥應溫服;大寒病用熱藥應冷服。
三、劑量與次數,中藥湯劑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臨床需要分次服藥。發熱病人服清熱解毒劑時,藥液可稍多些以助藥力;生津止渴藥,藥液量也應多,并可代茶頻服。身強者服藥多些,身弱者如兒童和重病人,服藥量應少些。
服用中藥湯劑時不能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腸道、影響藥物吸收,導致藥物的藥效發生改變。除此之外,服用中藥湯劑忌糖、牛奶、茶。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煎中藥的正確方法是什么煎中藥的正確方法有以下幾點:1.工具:最好先用陶瓷器皿,如砂鍋、砂罐。因其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并且導熱均勻,保暖性能好。2水:水凡人們在生活上可作飲用的水都可用來煎煮中藥。煎煮之前多數藥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藥物可浸泡20~30分鐘,以種子、果實為主的藥可浸泡1小時。3.火候及煎藥次數:未沸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狀態,以免藥汁溢出或過快熬干。一般來說,一劑藥可煎三次,最少應煎兩次。第一次如補藥或者是草根類藥要煎半小時,感冒和解表藥煎15-20分鐘,把藥液倒出,加水煎第二次,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煮5到10分鐘。將兩次煮的藥液對到一起分兩次服用。4.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在中醫指導下進行煎藥。01:53
-
摩羅丹的正確服用方法是什么摩羅丹是臨床上治療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縮性胃炎的經典藥物,在歷年的消化領域的權威指南或者是共識中都有推薦。該藥物目前主要有兩種劑型,一種是大蜜丸,還有一種是濃縮丸。大蜜丸的口感相對比較好,適合咀嚼服用,每日三次,每次1-2丸,主要用于養胃和護胃。濃縮丸是治療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的首選藥物,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2袋,建議在飯前用米湯或者是溫開水送服。如果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者是癥狀比較重,用量可以是每天三次,每次2袋,飯前用米湯送服。在療程上,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患者,特別是伴有糜爛的,一般療程是三個月。如果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服藥至少六個月,而且要根據病情的程度,每年進行胃鏡復查。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胃炎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漫長的治療期間,患者也可以間歇性的服用摩羅丹,比方五天然后休息兩天,或者是十天休息兩天。除了藥物治療,患者在日常飲食調養方面也需要注意。建議規律飲食,避免喝酒,盡量少吃辛辣食物,或者是過涼、過刺激的食物。如果需要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他們的指導下合理用藥。02:17
-
怎樣服用中藥湯劑湯藥熬成以后服藥是否合適,對于藥物的療效也會有一定影響,服用包括服藥時間和服藥的方法,服藥時間一般湯藥宜飯前服,對于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飯后服,一些滋補的藥物宜空腹服。另外根據病情,有的可以一天服用數次,服藥的方法一般是,一劑中藥服為兩至三次服用,病情緊急的,依次頓服,同時還要根據需要采取持續服藥以維持療效,一般治療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腎病的湯藥一般每日一劑,分為頭煎,二煎混合后分早晚服用,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也可一日連服兩劑,以增強藥效,中藥湯劑一般都用溫服,治療過程中主要是要根據患者病情的需要和藥物的性能來決定不同的服用方法。語音時長 1:52”
-
中藥湯劑的服藥次數通常情況下,中藥湯劑都分兩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可以煎一次服一次,隨煎隨服,也可以連續煎兩次,然后將所得的藥液混合,攪勻后分三次服用。分服,慢性患者和病情緩和者宜緩慢調治,可將1劑湯藥煎好后分兩到三次服用,嘔吐者應先少后多,分多次服下,小兒宜濃縮體積,少量多次,不可極速灌服,以免咳嗆。頓服,急性患者和病情較重者宜急速治療,可將1劑湯藥一次全部服下,藥力大而猛,能充分發揮作用,病情危重者甚至可一日2-3劑,煎成藥之后合并一處,分成數份,晝夜連服,使藥力持久,從而達到快速控制病情的目的。需要說明的是,在煎服中藥的過程中,目前絕大多數人都是分煎分服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不合理的。研究證明,頭煎藥液中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為30%,二煎煎出率是40%-50%,三煎煎出率仍有20%-30%。語音時長 1:32”
-
中藥湯劑怎么吃病情分析:中藥湯劑大多數是先泡藥,再煎煮2遍,以后藥湯混合后,飯后溫服,每次1小碗,每天2-3次,每日一劑。意見建議:個別中藥也有特殊服用方法的,開藥時大夫會叮囑的,最好是咨詢給你開藥的中醫大夫,決定您目前應該如何服用湯藥,這樣才能夠使藥物發揮最大療效。
-
中成藥和中藥湯劑怎么選擇?病情分析:中成藥和中藥湯劑各有優缺點。中成藥具有攜帶方便,飲用方便等優點。而中藥湯劑具有可根據癥狀隨時增減藥量。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您還是選擇中藥湯劑,這樣可以根據您的病情的恢復情況,隨時增添或加減藥材的種類和用量,使療效更為顯著。意見建議:無論是中成藥還是中藥湯劑,都建議您前往正規的醫院或藥店進行購買,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使用,切忌自行盲目使用。
-
中藥湯劑的正確服用方法是什么中藥湯劑作為傳統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服用方法的正確性直接關系到藥效的發揮。以下將簡要介紹中藥湯劑的幾種常見服用方法。中藥湯劑一般應溫服,特別是對一些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溫服能夠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有助于藥物的吸收。中藥湯劑的服用時間也
-
怎樣服用中藥湯劑湯藥熬成以后服藥是否合適,對于藥物的療效也會有一定影響,服用包括服藥時間和服藥的方法,服藥時間一般湯藥宜飯前服,對于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飯后服,一些滋補的藥物宜空腹服。另外根據病情,有的可以一天服用數次,服藥的方法一般是,一劑中藥服為兩至三次服用,病情緊急的,依次頓服,同時還要根據需要采取持續服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