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是中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
“三伏”是指農歷的三個節日,即初伏、中伏、末伏。這是一年當中陽氣最盛的三天,人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作用的三伏灸乘勢治療,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中醫理念,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1、什么體質的人可以做三伏灸?
三伏灸也需要辨體質、辨狀態,由于個體的體質差異,對疾病有不同的反應性和易感性,其發病的傾向性頁不同。治療中如果狀態辨識不清楚可能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所以在治療前需要對就診者的個體情況進行了解,辨出患者的體質,把握就診者的整體狀態,制定出個體化的三伏灸方案,使效果更加顯著。
2、何種證(狀態)適合三伏灸?
氣虛證:臨床常見到的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感冒、過敏性鼻炎等疾病,表現為容易感冒、易疲勞,活動后尤其明顯,氣短,咳痰清晰。
虛寒證: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頭痛、腰痛及其他疾病,表現為局部冷痛,喜暖畏寒,喜按。
實寒證:如常見的女性痛經,慢性盆腔炎、女性月經不調等,以及頸腰椎疾病伴畏寒喜暖者。
3、哪些人不適合做三伏灸?
陰虛型、濕熱體質的人要慎做三伏灸,孕婦、年老體弱、2歲以下的小孩(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膚過敏的患者應慎用或禁用。若皮膚長有水泡或破損,或患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三伏灸調理。
4、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
三伏灸期間要禁食生冷油膩腥發等刺激性食物,不要貪涼,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如牛肉、鴨肉、鵝肉、花生以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鮮、蝦等易發物。
另有三伏貼如下,具體適應病癥:
風濕、類風濕及各種頸、肩、腰腿痛,遇寒加重。
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體虛易感冒。
痛經、產后頭痛、宮寒、產后風等寒癥。
慢性胃腸炎、腸胃痛、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胃潰瘍引起的腹脹、胃酸、胃痛等。
小兒(2歲以上)反復感冒、厭食、消瘦、遺尿、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