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常見的導致腎功能不全的原因,分為腎性、腎前性和腎后性。腎前性的原因主要見于嚴重脫水、大量腹水、心功能衰竭、肝腎綜合征等所導致的血容量不足,從而腎血流量減少。腎后性多見于尿路梗阻導致的腎積水、腎結石、泌尿系統的占位性病變等。腎前性和腎后性的鑒別要點,主要是根據尿素氮和肌酐的比值。腎前性導致的腎功能減退時,以血尿素氮升高為主,兩者的比值大于10:1,有助于鑒別診斷。
腎前性和腎后性,都能夠導致患者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但是,一般來說腎前性的患者是有病因存在,常見的原因是腹瀉、中暑、嘔吐或者是外傷大出血,腎后性的患者做泌尿系統的影像學檢查,能夠找到病因,比如做彩超可以看到結石、前列腺增生或者是泌尿系統的腫瘤,可以見到輸尿管或者膀胱的充盈擴張;腎前性和腎后性病因都可以引起尿量都會減少,但是腎前性的患者尿滲透壓和尿比重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