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內膜炎不是必須手術,也可以使用藥物治療。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由于細菌、真菌的感染所引起,產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的炎癥,主要表現為患者有發熱、寒戰、疲憊等,并且皮膚還會有瘀點,指甲下線狀出血等癥狀,在確診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時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一般采用的方法為手術治療,是將感染病灶切除,給瓣膜進行修復,取出栓子,從而完成人工瓣膜替換術;也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治療,對于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需要采用萘夫西林鈉膠囊等進行治療;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需要以注射用青霉素鈉為主或者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靜脈滴注。
如果患者采用手術進行治療,需要在術后加強營養,注意傷口的衛生,避免感染,飲食要以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提高自身抵抗力,并且要密切觀察體溫的情況,需要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影響病情。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劇烈活動,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時根據醫生的建議積極進行治療,按時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