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虧虛、脾虛痰濕一般可以通過調整飲食、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應用藥物、針灸等方式調理。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1、調整飲食:
患者在飲食方面可以吃一些大棗、山藥、核桃等食物,但是應避免吃油膩不易消化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炸雞、油條、辣椒、生姜以及大蒜等,也應避免飲用濃茶、咖啡以及任何含酒精的飲品。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調節五臟功能,使身體陰陽保持平衡。
2、規律作息:
心血虧虛、脾虛痰濕的形成也可能與長期熬夜也有一定關系,建議平時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睡眠,能夠使身體得到充分休息,也可以起到較好的調理作用。
3、適當運動:
患者平時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的進行一些運動鍛煉,比如慢跑、游泳、打乒乓球、跳健身操、練瑜伽等,適當運動能夠促使體內氣血運行通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脾功能,加快濕氣的排出速度,有助于病情恢復。
4、應用藥物:
出現心血虧虛的情況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十全大補丸、烏雞白鳳丸、八珍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起到補氣血、調理氣血的作用。出現脾虛痰濕的情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歸脾丸、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丸等藥物進行治療。此類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較小,在服用時間方面沒有特殊的規定,一般飯前、飯后均可用藥,但是建議與吃飯的時間間隔半小時。
5、針灸:
患者也可以在中醫操作下通過針灸的方式進行治療,常見的穴位一般包括少府穴、尺澤穴、內關穴等,利用該方法進行治療,可以發揮舒筋活絡、扶正祛邪以及調和陰陽的作用。
患者在恢復期間還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受到不良情緒刺激,遵醫囑定期去醫院進行復查,了解身體的恢復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