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隔三差五喊腳踝痛可能是生長痛、缺鈣、外傷、跟腱炎、類風濕關節炎等原因引起,出現這種癥狀后,需要及時帶兒童就醫做全面檢查,可以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進行改善。
1、生長痛:
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增長的速度過快,會導致肌肉和韌帶受到牽拉,從而引起疼痛,屬于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在此期間可以讓兒童多吃一些雞蛋、牛肉、大蝦等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可以促進身體發育,對緩解疼痛有幫助。
2、缺鈣:
如果兒童過度挑食,攝入鈣元素不足會導致機體缺鈣,會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發育,從而引起抽筋、疼痛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葡萄糖酸鈣片、碳酸鈣D3咀嚼片、乳酸鈣顆粒等藥物治療。在平時可以讓兒童多曬太陽,有利于促進鈣元素的吸收。
3、外傷:
如果腳踝部位受到外力的撞擊或者出現了意外扭傷,可能會導致局部軟組織受損,局部會出現腫脹、疼痛的癥狀,而且在活動時還會加重疼痛感。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紅花油、消腫止痛酊、云南白藥氣霧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將該藥物均勻的涂抹患處,并對患處按摩3~5分鐘,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4、跟腱炎:
該病是發生在跟腱組織的一種無菌性炎癥,會使腳踝部位出現酸痛、僵硬、活動受限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紅外線理療的方法進行治療,通過此方法治療,能夠促進炎癥的消退,對緩解疼痛有幫助,治療期間也可以用熱毛巾或熱水袋,對局部進行熱敷,可以緩解疼痛感。
5、類風濕關節炎:
該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之后會在體內釋放炎癥介質,容易導致各個關節受累,引起腳踝疼痛、腫脹、關節畸形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關節置換術治療,在做完手術后應加強局部保暖,適當的臥床休息一段時間,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在治療疾病期間,要讓兒童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并每間隔1~2個月去醫院做一次檢查,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能夠加快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