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應既保障飲食營養,又遵守必要的飲食限制,飲食的基本原則是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避免進食堅、硬、粗糙食物。
第一、合理應用蛋白質。肝硬化時肝臟不能很好的合成蛋白質,就需要合理安排蛋白質的攝入,防止肝性腦病的發生,可以選擇有多種來源的蛋白質食物,比如雞、魚、瘦肉、蛋、奶酪等,當肝功能顯著損害或有肝性腦病先兆時,應限制或禁食蛋白質。
第二、供給適量的脂肪,肝硬化時胰腺功能不全,膽汁分泌減少等原因,有半數的肝硬化患者因脂肪吸收不良出現腹瀉,當出現上述癥狀時應控制脂肪量。
如果患者沒有上述癥狀,并能適應食物中的脂肪,為了增加熱量脂肪不易限制過嚴。如果為膽汁性的肝硬化患者,應采用低脂肪、低膽固醇膳食。
第三、供給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每天可吃淀粉類的食物350-450克。
第四、限制膳食中的水與鈉,輕度水腫和腹水的病人,給予低鹽飲食,每日攝入食鹽量不超過三克,嚴重水腫時宜選用無鹽飲食,鈉限制在每天五百毫克左右,禁食含鈉較多的食物,少食或不食咸菜、腌菜,每天的進水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
第五、多吃含鋅、鎂豐富的食物??梢赃m當食用瘦豬肉、牛肉、蛋類、魚類等含鋅量較多的食物,為了防止鎂離子的缺乏,可以多食用綠葉蔬菜、豌豆、乳制品和谷物類食物,肝硬化的病人應忌酒。
第六、維生素c的補充。維生素c直接參與肝臟代謝促進肝糖原形成,肝硬化的患者應多食富含維c的食物,吃水果時應剝皮或榨成汁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