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們一家人陪著姥姥去了醫院,她總是感覺上腹部隱隱作痛,皮膚也開始出現莫名的瘙癢,而且眼白部分逐漸發黃。我們原本以為只是普通的消化問題,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包括肝功能測試、CT檢查、病理檢查等,醫生告訴我們一個陌生的名詞——肝內膽管癌,這讓我們一家人很是震驚,在醫生耐心而詳細的解釋下,我們逐漸了解了這個疾病。
醫生說,肝內膽管癌是一種起源于肝內膽管內壁細胞的惡性腫瘤。
在給姥姥制定治療方案的過程中,醫生提到了兩種主要方法。
1、手術:這是治療肝內膽管癌的首選方法,特別是在癌癥早期。手術可能包括切除部分肝臟、附近的淋巴結及可能受累的膽管部分。
2、放療:這是常用的放療方法,通過使用線性加速器等設備從體外對腫瘤部位進行照射。
在陪伴姥姥的過程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肝內膽管癌的護理方法,分享給大家!
1、皮膚護理:保持患者皮膚干燥清潔,每日用35~40℃的溫水擦浴一次,注意觀察皮膚顏色及有無破損,若出現黃疸、瘙癢,應避免抓撓。
2、飲食調整:應提供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飲食,如瘦肉、雞蛋、黃瓜、西紅柿、蘋果等。確保每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至少每千克體重1克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E)。
希望通過這次經歷,能讓更多的人了解肝內膽管癌,也提醒大家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