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內膜炎診斷檢查有血常規、血培養或者超聲心電圖等。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是由于真菌、細菌或者其他微生物等因素引起的,直接感染到了心臟瓣膜、心室壁內膜或者鄰近的大動脈內膜等,屬于心血管內科疾病,一般可以通過血常規、血培養或者胸部X線、超聲心電圖、 CT掃描等檢查明確診斷的,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一般會出現發熱、心臟有雜音或者渾身乏力、胸悶的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食欲下降、栓塞的現象,隨著病情的發展,如果不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對心血管、腎臟、神經等系統造成損傷,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
對于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治療,可以通過藥物和手術方法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門冬氨酸鉀鎂片或者阿莫西林膠囊治療,而對于服用藥物無效,病情比較重的患者,可以去正規的醫院在專業醫生操作下,進行人工瓣膜置換術治療,及時控制病情發展。
在恢復期間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傷口干凈清潔,定期換藥消毒,能夠預防炎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