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溫方法有冰敷、冷濕敷、酒精擦拭等。
物理降溫是發熱患者除藥物治療外,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之一。臨床上常用于輔助治療由感冒、肺炎、中暑、中樞性高熱、熱射病、甲狀腺危象等導致的體溫升高。一般物理降溫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冰敷:
可以用冰塊包裹毛巾,做成冰袋、冰枕等,用來敷于患者的頭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因為這些部位皮下細管比較豐富,可以有效達到降溫的效果。但需注意,冰敷時間不易過長,以免造成凍傷的情況。
2、冷濕敷:
冷濕敷一般用于發熱、體溫不是特別高的患者,將毛巾放入普通冷水或冰水中浸濕,擰成半干,敷在患者的前額和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來達到降溫的效果。
3、酒精擦拭:
是使用濃度25%-50%的酒精進行上述部位的擦拭,讓皮膚的血管擴張而加速散熱,因為酒精揮發快,能較快的達到降溫的目的。
除此之外,還有貼退熱貼、溫水擦浴、泡腳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