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主要是由細菌感染、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療不當或延誤診治所引起,可以通過使用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慢性骨髓炎是骨膜、骨質及骨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能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細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療不當或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演變而來。臨床癥狀主要會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流膿,同時也可伴有發熱惡寒等癥狀。
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注射用鹽酸克林霉素、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等藥物治療,也可以采取蝶形手術、Weber-Lautenbach法、貝爾法斯特兩期法、骨移植術、病骨切除術等手術治療。如果受累骨質廣泛、肢體嚴重畸形、患肢失用、皮膚出現惡變以及肢體功能已喪失等,也可以考慮行截肢術治療。
除以上原因和治療方式外,再無其他。日常生活中,患者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適度進行鍛煉,增強免疫力,注意定期復查,及時了解自身的詳細情況,如有明顯的不適,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