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年齡一般在40-80歲發生,一旦確診患有此疾病后,建議就醫治療。
直腸癌是原發于直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通常發生在40-80歲之間的男性,可能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遺傳等原因引起,也有可能是患有消化道疾病不及時治療造成。患病早期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排便異常、腹脹、血便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造成部分腸管梗阻,引起腹部劇烈疼痛。
直腸癌的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治療,能夠切除病灶。術后還需要遵從醫囑通過化學治療,使用的藥物有氟尿嘧啶注射液、鹽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注射用奧沙利鉑等,能夠控制癌細胞擴散及轉移,減輕患病后對直腸部位的損傷。
治療期間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可以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雞蛋羹、碎肉末、菠菜、白菜等,不可以吃高脂肪以及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奶油蛋糕、巧克力、炸雞、肥肉等,以免影響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