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導致急性肺水腫的原因主要是輸液速度與量控制不當。在醫療實踐中,靜脈輸液是常用的治療手段,但若操作不慎,可能引發急性肺水腫,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當靜脈輸液速度超過患者心臟承受能力時,大量液體迅速進入血液循環,使得心臟前負荷急劇增加。心臟為了泵出這些多余的液體,必須加強收縮力度和頻率,長期超負荷工作容易導致心力衰竭,進而引發肺水腫。短時間內給予患者過量的液體,特別是晶體液如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等,會迅速增加血容量。若患者本身存在心臟功能不全或腎功能不全,不能及時有效排出多余液體,便會造成體液潴留,最終導致肺水腫。某些藥物的使用也可能誘發或加重肺水腫。輸注高滲溶液如甘露醇時,若滲透壓控制不當,可引起細胞內脫水,影響肺功能;擴張血管藥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鈉等,使用不當會導致血壓急劇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增加心臟負擔;還有部分抗生素和化療藥物,對肺組織有直接毒性作用,可能引發或加重肺損傷。
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狀態、心功能狀況等都是影響輸液安全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心臟病患者、腎功能不全者對液體的耐受能力較差,輸液時應特別小心。如輸液管路的錯誤連接、輸液泵設置不當等人為操作失誤,也可能導致急性肺水腫的發生。醫務人員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調整輸液速度和量,確保用藥安全,防范急性肺水腫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