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輕微貧血考慮是生理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原因引起,可以選擇加強護理、物理療法、應用藥物等方法緩解,出現不適癥狀后,要及時就醫。
1、生理性貧血:
嬰兒年齡比較小,骨髓造血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但是生長發育的速度會比較快,此時會引起血紅蛋白偏低,使嬰兒出現輕微的貧血,一般不會出現不適癥狀。可以等到嬰兒6個月以后適當給其添加一些輔食,比如豬肝泥、蔬菜泥、肉泥等,剛添加輔食的時候,需要少量多次的添加,以免引發胃腸不適。
2、缺鐵性貧血:
其發病原因和鐵攝入不足、鐵流失過多有關,此時會因為紅細胞內鐵缺乏而出現貧血,嬰兒的面色也會比較蒼白,還會出現頭暈以及乏力等表現。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右旋糖酐鐵顆粒、小兒硫酸亞鐵糖漿、琥珀酸亞鐵顆粒等藥物治療,用藥之前先準備一個容器,加入適量的溫水,然后將藥物倒入容器中,搖晃均勻后即可服用。
3、巨幼細胞性貧血:
發病原因和缺乏葉酸、缺乏維生素B12有關,會對幼紅細胞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造成影響,使寶寶出現輕微的貧血,還容易引起食欲缺乏以及惡心。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維生素B12片、維生素B12注射液、葉酸片等藥物治療,并且要保證營養攝入均衡,可以每天吃1~2個雞蛋,1~2塊魚肉,攝入1~2種水果和蔬菜。
4、失血性貧血:
若嬰兒的皮膚上出現了創傷,不及時處理會導致血液過量流失,此時會引起失血性貧血,嚴重時還會出現心悸、尿少以及血壓下降等。需要及時處理創傷,可以使用紗布包裹傷口進行壓迫止血,若創傷較大,還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進行縫合處理,處理后需要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沾水,以免引發感染。
5、再生障礙性貧血:
此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電離輻射引起,患病后會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使體內全血細胞減少,也會出現貧血的表現,還容易發生皮膚出血以及感染。可以遵醫囑選擇環孢素注射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藥物治療,并且要注意護理,加強安全措施,不管是外出還是在家中,需要有家長看護。
家長在平時要保持情緒平穩,并為嬰兒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定期給室內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