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扭傷的患者做石膏固定絕對是骨科醫生負責任的做法。
大家戶外活動時,最容易損傷的部位莫過于踝關節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踝關節扭傷的經歷,有人是在運動中損傷,有人是在走路時扭傷。到醫院就診時拍片檢查未發現明顯骨折跡象,只是踝關節腫痛明顯。醫生會交待:雖然沒有骨折,但韌帶肯定損傷了,還是打個石膏吧。
外傷導致骨折,需要打石膏甚至需要手術,人們都比較能夠接受。而沒有骨折,卻要打上一層厚厚的石膏,絕大多數人包括非骨科醫務人員也不能理解。但是給扭傷的患者做石膏固定絕對是骨科醫生負責任的做法。
踝關節扭傷容易導致內外側韌帶、關節囊、關節軟骨等損傷,這些組織的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穩定的環境。
早期如不能及時、合理的治療,久而久之必然導致踝關節韌帶松弛,關節不穩定。
一旦踝關節不穩,在行走或運動時踝關節極易扭傷。
長期關節不穩也容易形成創傷性關節炎、關節退變等導致踝關節慢性疼痛。嚴重者會出現不能負重行走的情況。
打石膏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踝關節不活動,給韌帶等組織恢復提供一個良好的條件,這樣不僅有利于組織修復,還有利于消腫。如果不打石膏,踝關節的反復活動會影響軟組織的修復,不排除以后遺留慢性疼痛、創傷性關節炎,習慣性扭傷,創傷性滑膜炎,距骨壞死等后遺癥。萬一出現這些情況,醫生可能也無能為力了。
當然即便是打石膏也并不能保證不發生上述情況,只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后遺癥。
石膏固定結束,回到家以后一定要注意觀察
因為傷處可能會出現持續性腫脹,造成石膏固定相對過緊,需要及時調整石膏松緊度,以免引發遠端組織缺血、骨筋膜室綜合征、神經損傷等。
一般來說,在石膏固定后,應該根據醫生要求定期到醫院做檢查,如果出現石膏松緊不合適要及時更換,重新打石膏。
不打石膏,用支具固定行嗎?
對于輕度扭傷這種辦法可以考慮,有多種支具可供選擇,祖國醫學的小夾板外固定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損傷較重者還是石膏固定更為穩妥。建議大家千萬不要為圖方便和省事拿自已的健康開玩笑啊。
總之石膏固定制動雖然會帶來短暫的痛苦和不便,但卻是修補韌帶很好很經濟的方法。根據每人的實際情況不同,也可以選擇踝關節支具、護踝等制動保護措施,但一定要符合制動,利于韌帶修復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