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腦干損傷多是由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造成的腦干損傷。常見癥狀有:
1.意識障礙 原發性腦干損傷病人,傷后常立即發生昏迷,輕者對痛刺激可有反應,重者昏迷程度深,一切反射消失。如有昏迷持續時間較長,很少出現中間清醒或中間好轉期,應想到合并顱內血腫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繼發性腦干損傷。
2.瞳孔和眼運動改變 眼球活動和瞳孔調節功能由動眼、滑車及外展等腦神經管理,它們的神經核均位于腦干,腦干損傷時可有相應變化,臨床上有定位意義。中腦損傷時,初期兩側瞳孔不等大,傷側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眼球向下外傾斜;兩側損傷時,兩側瞳孔散大,眼球固定。腦橋損傷時,可出現兩瞳孔極度縮小,光反射消失,兩側眼球內斜,同向偏斜或兩側眼球分離等征象。
3.去皮質強直 是中腦損傷的重要表現之一。因為中腦前庭核水平存在促進伸肌收縮的中樞,而中腦紅核及其周圍網狀結構是抑制伸肌收縮的中樞所在。兩者之間切斷時,便出現去皮質強直。表現為伸肌張力增高,兩上肢過伸并內旋,下肢亦過度伸直,頭部后仰呈角弓反張狀。損傷較輕者可為陣發性,重者則持續發作。
4.錐體束征 是腦干損傷的重要體征之一。包括肢體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出現等。在腦干損傷早期,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錐體束征的出現常不恒定。但基底部損傷時,體征常較恒定。如腦干一側性損傷則表現為交叉性癱瘓,包括肢體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及病理反射陽性。嚴重損傷處于急性休克期時,全部反射可消失,病情穩定后才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