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脊髓灰質炎的臨床表現可以根據發病階段和類型而有所不同,主要癥狀可見以下表述:
1.前驅期
主要癥狀為發熱、食欲不振、多汗、煩躁和全身感覺過敏;亦可見惡心、嘔吐、頭痛、咽喉痛、便秘、彌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滲出物、腹瀉等,持續1~4天。若病情不發展,即為頓挫型。
2.癱瘓前期
患兒出現高熱、頭痛。頸背、四肢疼痛,活動或變換體位時加重。同時有多汗、皮膚發紅、煩躁不安等興奮狀態和腦膜刺激征陽性等神經系統體征。小嬰兒拒抱,較大嬰兒體檢可見:①三角架征,即患者坐起時需用兩手后撐在床上如三角架,以支持體位;
②吻膝試驗陽性,即患者坐起、彎頸時唇不能接觸膝部;
③頭下垂征,即將手置患者肩下,抬起其軀干時,正常者頭與軀干平行。此時腦脊液出現異常,呈現細胞蛋白分離現象。
3.癱瘓期
臨床上無法將此期與癱瘓前期截然分開,一般于起病后2~7天或第二次發熱后1~2天出現不對稱性肌群無力或弛緩性癱瘓,隨發熱而加重,熱退后癱瘓不再進展。多無感覺障礙,大小便功能障礙少見。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以下幾型。
(1)脊髓型此型最為常見。表現為弛緩性癱瘓,不對稱,腱反射消失,肌張力減退,下肢及大肌群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
(2)延髓型。呼吸中樞受損時出現呼吸不規則,呼吸暫停;血管運動中樞受損時可有血壓和脈率的變化,兩者均為致命性病變。
(3)腦型。表現為高熱、煩躁不安、驚厥或嗜睡昏迷,有上運動神經元痙攣性癱瘓表現。
預防:
醫學上對脊髓灰質炎疾病的預防手段可以有:
1、主動免疫。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進行主動免疫。
2、被動免疫。未服用疫苗而與患者密切接觸的小于5歲的小兒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兒童應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可防止發病或減輕癥狀。
建議::
脊髓灰質炎患者一定要在正規醫院接受科學的治療,注意自身心態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