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應激障礙的處理基本原則是及時、就近、簡潔。基本方法是心理干預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
2、讓患者盡快擺脫創傷環境、避免進一步的刺激。在能與患者接觸的情況下,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與患者促膝交談,對患者進行解釋性心理治療和支持性心理治療可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3、要幫助患者建立起自我的心理應激應對方式,發揮個人的緩沖作用,避免過大的傷害。
4、藥物主要是對癥治療的,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適當的藥物可以較快地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恐懼、失眠等癥狀,便于心理治療的開展和奏效。
5、災難發生后24-48小時之間是理想的干預時間,在事件發生后24小時內不進行心理危機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