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au/ml正常值是0-40dpm/mmolCOM2。
幽門螺桿菌,可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感染后可引起一系列胃腸道疾病。HP感染者中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 5%~10%發生HP相關消化不良, 約1%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多數感染者并無癥狀,發生疾病者則可有腹痛、腹脹、食欲減退、反酸、惡心等癥狀。通過標準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可消除感染。幽門螺桿菌已被WHO(世界衛生組織)列為Ⅰ類致癌物。
目前多認為是從口腔進入感染人體的。傳播方式是人與人之間的口-口或糞-口途徑。幽門螺桿菌(HP)進入人體后,可以長期定制在胃黏膜。能產生多種酶,包括尿素酶、蛋白酶、過氧化物酶和脂酶等以及其他一些致病因子,引起胃黏膜的炎癥損傷,打破胃上皮細胞的增殖與凋亡的平衡。
因此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