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吃喝拉撒有一點點的異常都可能讓寶爸寶媽手足無措,特別是一胎的新手爸媽們,今天就跟大家探討一下寶寶便便那點事。
寶寶什么時候開始拉大便是正常的?大部分寶寶生后12-24小時內就有胎糞排出,多為黑(墨)綠色,極少數到生后24-48小時排胎糞,若超過48小時仍沒有胎糞排出,就應該考慮存在病理因素可能,可先予開塞露通便,仍未排出應及時到兒科就診,因這個階段大部分產婦仍在住院,所以極少會超過48小時處理。胎糞大部分3-5天排盡,后逐漸轉為“黃金便”。吃母乳的寶寶大便顏色黃色為主,無明顯臭味,較少有泡泡,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顏色可為淺綠色、綠色,多有明顯臭味,屬正常現象。
寶寶大便一天幾次正常?新生兒期寶寶的大便次數差異較大,少則2-5次/天,多則7-8次甚至更多,只要寶寶吃睡正常,精神狀態好,體重增長達標,沒有明顯腹脹、嘔吐等消化不良表現,大可放心。到了2-3個月,大部分寶寶大便次數會慢慢減少,2-3次至4-5次/天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圍,關鍵是看寶寶大便的性狀、量及前述的基本情況好壞。1歲左右大部分寶寶會形成相對規律的排便習慣,次數基本1-2次/天,極個別腸道功能比較特殊的,有可能3-5天甚至1周排一次大便,只要排便規律、性狀等都好,也不一定處理,前提是要排除病理性因素,如先天性巨結腸等。
什么情況下考慮寶寶大便為異常?當寶寶大便情況跟平時大便次數相比增多3-5次/天甚至更多,或者大便次數無明顯增多,大便變得干結、變稀、呈豆腐花樣、水樣便、黏液便、血絲便、鮮血便、膿血便……,伴或不伴明顯腹脹、打嗝、不停排氣等脹氣表現,有或無進食后嘔吐等胃腸不耐受表現,有或無哭鬧不止、喜按、蜷曲身體等痛苦表現,有或無發熱、抽搐,均提示有異常情況。
出現異常情況就一定要用藥?非也。若僅僅大便變得干結,不易排出,大部分是飲食相關或者進水量不夠,可適當增加進水量,調整飲食結構,同時予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10-15分鐘(手上抹點茶油、菜籽油等,搓熱),2-3次/天,超過三天仍不解大便可予開塞露通便,再不行及時就醫。大便次數稍增多,增加不超過3次/日,寶寶吃睡正常,精神狀態好,可暫予觀察2-3天,逐漸恢復正常最好,若無緩解趨勢或者明顯加重,或伴前述不適,則應根據具體情況予對癥處理,自行處理后病情無好轉趨勢則應及時就醫。
寶寶情況還好,不想去醫院,怎么選擇用藥?大便次數較正常時增加5次/天以上,伴有大便性狀的改變,就應考慮予藥物治療。如果大便性狀正常,僅僅次數增多,可先予益生菌口服,同時注意飲食適當調整: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的飲食應相對清淡,少吃油膩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植物纖維的食物;配方奶喂養的寶寶,適當減少配方奶量,或暫時改為腹瀉奶粉喂養;1周歲以上的寶寶,飲食結構已經慢慢向成人靠攏,可予爛稀飯加瘦肉汁、青菜汁、少量醬油,忌油膩食物。次數增多,同時伴大便偏稀者,可予口服止瀉保護胃黏膜藥物如蒙脫石散(1袋需加50ml水),同時加益生菌口服;若寶寶大便次數增多明顯,進食量較前減少,尿量有減少趨勢,推薦予口服補液鹽III沖服,1袋加250ml溫水,隨時喝,補充水分、電解質,避免發生脫水,加重病情。
益生菌怎么區分?益生菌是目前普遍應用的微生態制劑之一,常用的益生菌菌株包括:(1)乳酸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腸球菌、糞鏈球菌、枯草桿菌);(2)芽孢桿菌(蠟狀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3) 常駐菌(丁酸梭菌、酪酸梭菌)。(4)霉菌(布拉氏酵母菌)。劑型分為固態(膠囊、顆粒、片劑)和液態(口服液、發酵乳),根據所含菌種數可分為多聯活菌制劑和單菌制劑。臨床上常用的益生菌商品名及通用名如圖1,2:
圖片是從醫學文獻摘下來的,有些年頭了,這些菌種商品名會經常變換,只要菌種名稱一樣的,選擇哪個廠家并沒有太大區別。兒童常用的益生菌除了布拉氏酵母菌沒在表格里,其他的如枯草桿菌、雙歧桿菌、酪酸梭菌均有兒童劑型供選擇。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使用益生菌時切記與抗生素分開使用,至少間隔2小時。如果寶寶同時出現黏液便、血絲便、鮮血便、膿血便,精神明顯不好,哭鬧不止,頻繁嘔吐,高熱不退,甚至抽搐,嗜睡等表現,一定要及時就醫,切勿掉以輕心延誤治療時機。
寶寶大便那點事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寶寶大便干硬怎么調理寶寶上火可能會導致便秘。上火通常是由于寶寶腸道功能紊亂導致的,當寶寶經常消化不良,殘留的食物堆積,糞便在腸道中時間比較長,水分被腸道吸收,就會導致便秘。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熱下火的中成藥,比如小葵花露金銀花露,這是適合寶寶服用的金銀花露,單方金銀花蒸餾液制劑,較安全。對于吃母乳的寶寶,媽媽的飲食習慣會直接關乎寶寶的腸胃,因此媽媽平時的飲食要多注意一點,不要吃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另外,寶寶大便干硬還可能是因為喂奶量不夠導致的,對于這種便秘,一般增加喂奶量后,寶寶的便秘癥狀就會緩解。加了輔食的寶寶可以多添加一點新鮮的蔬菜,切成小碎菜,做成菜粥,能增加纖維素攝入,減少寶寶便秘。再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適當吃一些火龍果或者奇異果等通便效果好的水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24
-
寶寶拉黑色大便怎么回事要看寶寶具體的食物結構或年齡來判斷,一些比較小的嬰兒黑色大便和食物結構是有很大關系的,另外一種有可能服用了含鐵劑或者其他的藥物也可以出現黑色的大便。另外看黑色大便要看大便的性狀,要看是從里到外都黑的,還是在表面是黑色的,要進行具體的判定。有一種比較少見的黑色大便僅僅出現在大便的表面,這種情況是由于消化道出血造成,所以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行便常規檢查排除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如果不好判斷,發現黑色大便以后到醫院做便常規的檢查,查一下是否有潛血的存在,如果沒有潛血的存在,這種大便一般是沒有問題的,多數是和食物結構或兒童的消化功能有關系。01:49
-
失眠那點事兒失眠主要由精神壓力過大、社會心理因素、慢性疾病等引起。失眠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臨床可表現為睡眠質量低、易醒、健忘、入睡難、日間嗜睡等。嚴重失眠不但會影響睡眠,還會影響認知、內分泌、免疫等功能,并且一定程度上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給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擾。失眠的治療原則,要建立良好睡眠衛生習慣、開展心理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和傳統醫學治療。失眠不但靠藥物治療,日常飲食要注意調理,宜清淡而富有營養的食物,睡前不宜過飽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過量飲酒。要增強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對治療失眠也有很好的幫助。語音時長 1:47”
-
寶寶大便酸臭寶寶大便有酸臭味,很多時候是一種正常現象,并不代表其身體出了問題。如果是純母乳喂養的話,寶寶大便酸味會比較明顯。如果是純奶粉喂養的話,大便就會偏臭,如果這兩種方法都在使用,大便就會既酸又臭,顯然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不需要過多的擔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寶寶大便有酸臭味兒,都是正常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寶寶對糖類消化不是很好的時候,大便就會明顯的帶有酸臭味兒。這時候,家長可以在奶中少放一點糖,往往過一段時間,情況就會有所改善。如果依然沒有改善,家長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治療。引起寶寶大便酸臭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腸道菌群失調。當腸道菌群失調時,寶寶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可以給寶寶吃媽咪愛或者是雙歧桿菌來進行調理,而且在以后的喂養中,要進行適當的調整。語音時長 1:42”
-
大便里有紅細胞,和大便潛血是一回事嗎病情分析:大便里面有紅細胞和大便潛血是一回事,一般有炎癥感染的時候會出現這種現象,或者是有消化道出血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現象的發生,要針對個人的臨床癥狀和病因進行治療。意見建議:如果出現大便潛血陽性,平時應該注意清淡飲食,多吃溫軟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太油膩的食物,病情嚴重的時候還需要禁止進食,做到胃腸減壓。
-
怎樣解除寶寶大便恐懼寶寶大便恐懼這個問題既有生理問題,也有一點心理上的障礙,主要還是生理的問題,以后可以帶孩子去看醫生,讓醫生告訴他每天不大便的壞作用,并且告訴他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應該每天都大便,現在孩子已經離習慣養成了,所以一點一滴的改變它,如果時間長大便就會越干就越不好往外排,拉的時候就會越疼。
-
咳嗽最后那點痰怎么化咳嗽最后那點痰可以通過藥物或者霧化吸入的方式化。如果患者咳嗽并且有痰,可以多喝水,在飲食方面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刺激到咽喉部,加重咳嗽的病情,患者要注意保暖,以防再次受涼,患者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通過藥物的方式化痰,比如口服藥物復方甘草片、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可以
-
寶寶大便發黑寶寶大便黑色,其主要的原因是寶寶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道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如果寶寶大便黑色,可能是寶寶喝奶粉后,大便在寶寶腸道儲存時間長所造成的。但是如果經常發生大便發黑的情況,也有必要給寶寶注意下大便的常規檢查,看一看是否有隱血,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