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可通過飲食、運動、口服中藥湯劑等方式調理,有利于促進身體恢復。
1、飲食:
氣虛的發病原因可能與久病、勞累等因素有關,患病以后可能會出現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頭暈目眩等癥狀。為了有利于身體恢復,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加強飲食管理,要注意合理飲食,可以適當吃山藥、蘿卜、苦瓜等食物。
2、運動:
患者也可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運動,比如可以散步、跳廣場舞等,有利于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對于改善氣虛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3、口服中藥湯:
患者還應去正規醫院的中醫科就診,醫生一般會以益氣養心、補益脾氣、益氣補腎等為主要治療原則,為患者開具中藥湯劑,比較常見的藥物有鐘乳石、生龍骨、百合等。
除了以上常見的調理方法以外,還可以通過針刺、艾灸、口服中成藥等方式調理,常用的穴位包括內關、神門、建里等,常用的中成藥物有參苓白術散、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丸等,使用以上藥物時需要注意嚴格遵照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