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萎縮性胃炎患者在內鏡檢查下發現同時伴有平坦或隆起型糜爛,即可稱為萎縮性胃炎伴糜爛,其是一種內鏡下常見的具有特異性黏膜形態改變和病理組織學變化的胃炎。萎縮性胃炎伴糜爛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十二指腸反流、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引起。
1、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可植于胃黏膜上皮內,釋放蛋白水解酶、黏附因子等有毒因子,損傷胃黏膜上皮,從而導致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的情況發生。
2、十二指腸反流:
幽門括約肌功能障礙導致十二指腸反流,使膽汁、胰液、腸液大量反流入胃時,可使胃黏膜上皮遭到消化液損傷,從而導致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的情況發生。
3、不良生活習慣:
長期酗酒或是食用辣椒、堅果等粗糙或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是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可能會對胃黏膜上皮造成損傷,導致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的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勞累應激狀態等原因也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的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在醫生的幫助下明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