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用的卵泡監測,就是用彩超來監測卵泡的發育,是從月經周期的第10天開始,也就是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作月經周期的第1天,等到第10天的時候去醫院做彩超,看雙側卵巢有沒有增大的卵泡,根據卵泡的大小,決定下一次監測的時間,動態觀測卵泡的發育。當卵泡發育到1.8-2個cm時,就已經形成了優勢卵泡,指導患者同房,增加受孕幾率,一天之后再次去醫院監測卵泡,看看是否能夠已經順利的排出。
而患者如果想自己監測卵泡,是做基礎體溫的測定,或者是用排卵試紙來監測,這兩種監測方法,可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基礎體溫測定,一定要清晨不活動的狀態下測量,而排卵試紙也有一定的準確度,因為當強陽轉弱的時候,有可能提示排卵,但是臨床上發現用彩超來監測的時候,跟排卵試紙出現一定的誤差,這兩項都是患者自己進行卵泡的監測,最準確的還是臨床上常用的,用B超來監測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