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由于骨量減少、骨的細微結構破壞導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誘發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病,有原發性、繼發性和特發性三種。
大多數原因是由于原發性疾病所導致的,包括性激素水平下降、年齡增長、運動不足、過量吸煙和飲酒、營養失調、低體重或者髖部骨折家族史等。
破骨活動相對骨細胞活動強,骨重建處于負平衡是骨質疏松發病的基本病理環節。在女性絕經后,體內的激素水平逐漸下降,可以引起鈣調節激素的活動產生分泌異常,正常的調節機制發生紊亂,過多的骨重建單位被激活,導致破骨細胞活性強于成骨細胞。
人在進入老年以后,整體的機能狀態趨向降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運動量不足,引起鈣攝入不足。為了維持血鈣平衡,甲狀旁腺激素會使骨骼當中的鈣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導致骨質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