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具體發生的原因不明確,因為子宮肌瘤好發于生育年齡,青春期前少見,絕經后萎縮或消退。提示它的發生可能的原因為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目前認為子宮肌瘤的形成還可能是因為單平滑肌細胞的突變,比如12號和14號染色體異位。另外,子宮肌瘤的發生與種族和遺傳等因素也有關系。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發于30歲到50歲的婦女。患有子宮肌瘤之后可以表現為月經量增多,以及月經期延長,包括下腹部腫塊,甚至白帶增多,包括出現壓迫癥狀,比如子宮前壁下段的肌瘤可壓迫膀胱,引起尿頻尿急。而子宮下段后壁的肌瘤可壓迫直腸,引起下墜感,甚至有大便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