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邪侵襲人體,容易耗傷津液,出現口唇干裂,鼻咽干燥,大便干結,小便短少,皮膚干裂等癥狀,艾灸可以刺激人體的經絡穴位,加快氣血的運行,加強對臟腑和四肢的濡養和營養,振奮人體的陽氣,從而達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艾灸緩解秋燥可以選大椎、腎俞、肺俞、太溪、神闕、涌泉、三陰交、關元等穴位,溫補陽氣,清肺潤肺,滋陰潤燥,但是艾灸之后常常會出現口干的癥狀,因此艾灸后要注意多喝水,喝溫水,不要喝涼水,也不要進食生冷的食物,要注意身體的保暖。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