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歸肝、胃經,它的主要臨床功效與作用為清熱、解毒、利濕,臨床上經常應用于熱毒、瘡癰以及乳癰等癥。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作用與紫花地丁相似,且一起常用的時候比較多。
治療疔毒常配伍金銀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如五味消毒飲。治療乳癰時可單用蒲公英鮮品內服,也可以用蒲公英配伍忍冬藤搗汁服,用于火毒較盛的病癥。如果可以配伍魚腥草,蘆竹根,冬瓜仁可以治療肺癰,配伍赤芍,丹皮,大黃可以治療腸癰。
此外,單用本品或配伍菊花,龍膽草,黃芩又能夠治療目赤腫痛,臨床上還應用于濕熱黃疸以及小便淋瀝、澀痛。臨床上我們要注意蒲公英不能夠用量太大,如果用量太大的話容易造成腹瀉,有脾胃虛寒的患者要禁用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