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如果按發生的部位進行分類,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是由左心室代償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環淤血為特征,臨床上較為常見。單純的右心衰竭主要見于肺源性心臟病以及某些先天性心臟病,以體循環淤血為主要表現,左心衰竭后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負荷加重,右心衰竭繼之出現即為全心衰竭。心肌炎、心肌病患者左右心同時受損,左右心衰可同時出現,而表現為全心衰竭。
按急慢性可分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是因為急性的嚴重心肌損害,心律失常或突然加重的心臟負荷,使心功能正常或處于代償期的心臟,在短時間內發生衰竭和慢性心衰急劇惡化。臨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見,表現為急性肺水腫和心源性休克。
如果按收縮和舒張功能進行分類,分為收縮性心力衰竭和舒張性心力衰竭。收縮性心力衰竭是收縮功能障礙,心排血量下降,并有循環淤血的表現,即為收縮性心力衰竭。舒張性心力衰竭是由心臟主動舒張功能障礙和心室肌順應性減退及充盈障礙所致,單純的舒張性心衰可見于冠心病和高血壓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的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