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并無肺癌這一疾病的直接記載,它起屬于有心之邪,聚集于肺部所致的疾病,應該屬于“肺積”的范疇。肺臟位于胸中,在五臟六腑中位置最高,故稱“華蓋”“嬌臟”,且最易受邪之臟腑,肺主氣朝百脈,肺臟與全身臟腑經絡聯系最為密切,諸身之疾均易傳遍至肺,故肺氣多虛。
也有人認為,肺癌的發病與痰濕淤毒等實邪有關,肺為生痰之源,脾為儲痰之器,如肺失宣降,脾失健運,則痰聚而不化,阻滯氣機,久治生瘀,痰瘀互結,則易產生腫塊,留于肺臟則發展為肺癌。
也有人認為腫瘤是由于癌毒導致。中醫認為對人體具有明顯傷害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屬于毒邪,體內痰瘀互結,加之外源性的煙酒浸淫合成“癌毒”,此為病理產物,又為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