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有骨膜反應,其常見于急性骨髓炎的后期和慢性骨髓炎期,在骨髓炎發病7-10天內,骨質改變不明顯,主要為軟組織腫脹,發病的早期,長骨干骺端由于血液循環增加,可出現局限性骨質疏松,約在發病半個月后形成多數分散不規則的骨質破壞區,骨小梁模糊消失,破壞區邊緣模糊,以后骨質破壞向骨干發展,范圍擴大,可達骨干大部或全部,小的破壞區融合成大的破壞區,骨皮質也遭受破壞。
骨壞死的同時開始出現骨質增生,表現為骨破壞周圍密度增高,干骺區散在性蟲蛀樣骨破壞,骨膜下膿腫刺激骨膜,在骨皮質表面形成蔥皮狀,花片狀或放射狀致密影,病變早期骨膜增生,量較少,密度較大,隨病變發展逐漸變厚及增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