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對癥處理。在陰道分娩后,剖宮產術后,人工流產后懷疑有胎盤胎膜殘留者,如果沒有急性出血,可給予抗生素3-5天后再做刮宮處理;有宮內避孕器的可以先取出宮內避孕器;如果有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可以根據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對于老年性的子宮內膜炎患者,除了在刮宮的時候,注意擴張宮頸口,利于引流外,也可以給予小劑量的雌激素改善。
因為陰道分娩后、剖宮產術后少量的胎盤胎膜殘留也是引起慢性子宮內膜炎的原因;宮內避孕器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慢性子宮內膜炎;而在更年期或者絕經期后,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子宮內膜與陰道粘膜均變得菲薄,也容易受病菌的侵襲,發生慢性子宮內膜炎,宮腔內的黏膜下肌瘤、息肉,子宮內膜腺癌等子宮內膜也容易受細菌的感染,發生炎癥。
長期存在的輸卵管卵巢炎或者是嚴重的子宮頸炎,也可以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雖然有周期性的剝脫,但是它的基底層并不隨之脫落,一旦基底層有慢性炎癥,則可以長期的感染內膜的功能層,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結核性的子宮內膜炎也是比較常見的慢性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