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不適現象之一。輕者表現為頭暈眼花,視物不清或伴有旋轉,行走不穩,頭重腳輕,重者如坐舟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耳鳴眼花,汗出面色蒼白,上肢或單肢麻木等癥狀。嚴重者可突然仆倒,多見于中老年人,也可發于青年人,可反復發作,妨礙正常工作和生活,嚴重者可發展為腦中風而危及生命。
中老年人頭暈是怎么回事?頭暈是一個癥狀,造成頭暈的原因是為極為復雜的,有可能是由于頸椎增生壓迫,頸部動脈狹窄、痙攣受壓造成腦部供血不足引起。也有可能是因為血壓,心肺等原因造成。因此如果發生老年人頭暈的情況,建議做一個全面的檢查,看有沒有頸椎增生壓迫動脈或頸動脈內壁存在斑塊,影響了腦部供血。通常頭暈的原因主要包括耳源性原因,頸椎病,腦供血不足,其中又以腦供血不足最為常見。耳源性的像美尼爾氏病,迷路炎,突發性耳聾等,常見于青年人,頸椎病供血不足,則常見于中老年人。約90%的老年性頭暈癥,是由于椎基底動脈的供血不足引起。
腦供血對血氧變化十分敏感,長期的供血不足和缺氧,很容易引起腦功能障礙,發生眩暈癥狀。有一些老年人出現了惡心頭暈的癥狀,多數他們會認為是體內的燥熱,引發上火及胃腸不適所致,而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現在,有許多專家和研究發現,中老年人頭暈,惡心,半數以上是腦缺血引起的。如果不加以重視和及時治療,很容易發生急性腦血管疾病。尤其是當老年人出現視物模糊,頭暈發作等癥狀時,常提示椎基底動脈的缺血狹窄,而基底動脈是腦干血液供應的主要血管,一旦梗塞就會導致腦干呼吸心跳中樞受損,危及生命。老年人如果出現了腦供血不足,特別懷疑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則要注意腦中風的發生。此時,需要規范的檢查和治療,以減少腦中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