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一般不用退燒針,理由有以下幾點:
1,退燒針的使用方法一般是肌注,肌注除非確實有必要,一般現在很少再用肌注這個辦法了。孩子肌注容易導致臀大肌攣縮,并且肌注的藥物效果有限,因此現在肌注基本上已經很少用。
2,就是退燒針的成分,如果退燒針是用一些中成藥,比如小柴胡注射液或者是喜炎平,這些都屬于中藥注射液。現在中藥注射液的安全性非常引人注目。
我們的結論就是應用中藥注射液弊大于利,存在皮疹,藥物過敏的風險。同時治療效果一般,因此現在不建議用中藥注射液來退燒。另外,退燒針的成分還有一種是地塞米松。在很多不規范的小門診,很多醫生用地塞米松用來退熱。地塞米松作為一種激素來退熱,相當于飲鴆止渴。它的效果立竿見影,孩子應用激素之后很快就會退燒,但是激素來退熱它有很明顯的副作用,不建議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