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骨質破壞,伴或不伴繼發骨質增生的炎癥性疾病,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急性骨髓炎常見癥狀包括高熱、感染部位的壓痛和紅腫。慢性骨髓炎則以反復破潰、竇道流膿、死骨排出等局部癥狀為主。
因為骨髓炎患者代謝比較旺盛,營養需求相對較高,應補足足夠的營養,增強抵抗力,促進骨髓炎恢復,注意平衡膳食,補充維生素和容易消化的優質蛋白,同時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避免脫水和酸中毒。抗生素是急性骨髓炎的重要治療方法,多數患者經過足夠療程的抗生素治療能夠治愈,但對于慢性骨髓炎而言,抗生素的治療效果往往不好,多數患者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死骨摘除術,植骨術,截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