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眩暈病位在腦,與肝脾腎相關,基本病機虛證是氣血虛衰或腎精不足,清竅失養(yǎng)所致,實證多與風火痰瘀擾亂清竅有關,針灸治療眩暈效果較好。
一般治療實證針灸可以平肝潛陽,和胃化痰,取百會,風池,太沖,內關,豐隆等穴因眩暈病位在腦,腦為髓之海,因此選取巔頂?shù)陌贂ǎ梢郧孱^目,止眩暈,風池穴在頭部,可以疏調頭部的氣機,太沖為肝經(jīng)的原穴,可以平肝潛陽,內關為八脈交會穴,與太沖穴相配,可以加強平肝的效果,豐隆可以健脾除濕,化痰定眩。
治療虛證針灸可以補益氣血,益精填髓,取百會,風池,肝俞,腎俞,足三里等穴,肝俞,腎俞可以調補肝腎,益精填髓,足三里可以補益氣血,充髓止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