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石它主要是由于尿酸鹽反復沉積,導致了局部組織發生了慢性異物樣反應,沉積物周圍被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包繞,并且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了結節,就稱為痛風石。
痛風石一般在起病后的10年左右出現,是進入慢性痛風期的標志。它可以出現在關節內,也可以出現在關節周圍、皮下組織以及內臟器官,最典型的部位是在耳廓。另外也可以發生在足趾、手指、腕關節等周圍,結節隆起于皮下。在外觀可以表現為芝麻大小或者雞蛋大小的黃白色贅生物,表皮菲薄,破潰以后可以排出一些白色粉末狀或者糊狀物,經久不愈,但是一般不容易繼發感染。
痛風石如果發生在關節內,可以導致關節內軟骨以及骨質的侵蝕、破壞,最終可以繼發關節畸形,甚至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