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如果來月經期間出現痛經,月經量過少等月經不調的病癥,是可以通過泡腳治療的,不同體質或者不同的辨證類型,在用藥方面會有不同的選擇。
氣滯血瘀型,其癥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兒,針對此類癥狀的人泡腳所選藥物,多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并加以適量的引經藥,比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煎水泡腳。
陽虛寒盛型,其癥狀表現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冷,泡腳所選藥物,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氣虧血虛型,其癥狀表現為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色色淡,泡腳首選藥物可以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