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細菌性痢疾的病原菌是痢疾桿菌,當痢疾桿菌通過污染的食物、水或兒童吮吸手指,然后進入人體的消化道導致腸道的病變。
主要發生在乙狀結腸、直腸,反應在體表就是左下腹及中下腹,所以這兩個部位出現腹痛的表現的患者是最多的,因為病變累及直腸,在臨床上表現為總有便意、想入廁但是入廁后又便不出來,醫學上對這種感覺有一個詞叫里急后重。
如果病情嚴重,腸道的病變還可以累及到整個結腸、回盲部甚至回腸末端,也就是說,整個結腸都可以發生粘膜的滲出性炎癥,甚至淺表潰瘍,表現為腹部四周疼痛明顯。另外,腸道的病變不累及小腸,引起臍周疼痛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