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燒又稱低熱,是常見的癥狀,發低燒是指體溫在37.3到38度之間,發低燒的原因有很多,需依據不同的病因給予不同的處理。
引起發低燒的原因多是由于感染性疾病,特別是結核桿菌感染導致的。也可由慢性膽道感染、慢性泌尿道感染、慢性盆腔感染,或者是艾滋病、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或巨細胞病毒感染,都可引起發低燒,因此抗感染治療是關鍵。
第一、可以給予抗結核桿菌的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也可給予抗細菌藥物進行抗細菌治療。由病毒引起者可以給予抗病毒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第二、對于長期發低燒的患者,要囑患者注意休息,多飲水,勤排尿,清淡飲食,避免受涼,不建議隨意應用退燒藥物進行藥物退燒。
第三、對于是由血液疾病或者是內分泌疾病引起的低燒,需要對血液疾病和內分泌疾病進行病因治療。
第四、如果是由于腫瘤疾病引起的低燒,需要對腫瘤進行手術切除治療,或行放、化療,或行中醫中藥治療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