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紅蛋白量偏低,一般視為存在貧血,我國貧血的分度一般是以成年男性平均血紅蛋白量低于120克每升。成年的非孕女性平均血紅蛋白量低于110克每升,而孕婦是低于100克每升就診斷為病人有貧血的癥狀。
引起病人貧血的原因非常多,其中的有原料缺乏所造成的貧血,這類貧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根據缺乏造血原料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而缺鐵性貧血是由于缺乏造血原料鐵引起的,如果是由于這種原因所造成的平均血紅蛋白量偏低,只要補充造血原料鐵比如說硫酸亞鐵,聚氨酸亞鐵等也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含鐵量比較豐富的食物,如木耳,大棗等。如果是由于缺乏葉酸,缺乏維生素b12所引起的貧血,就會出現巨幼細胞性貧血,這時要補充葉酸以及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b12則可以有效的改善貧血。
造成平均血紅蛋白量偏低的原因還包括骨髓增生障礙所造成的貧血,即再生障礙性貧血,如果是因為這種原因所造成的貧血,則需要使用雄激素等進行治療,另外一種常見的造成貧血的原因則是骨髓的惡性疾病,比如說白血病,骨髓腫瘤浸潤等,這個時候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所以造成平均血紅蛋白量偏低的原因非常多一定要查清病因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