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可以見于世界各個地區,我國痛風的患病率大約為0.34%到2.84%,可能與生活飲食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
臨床上,5%到15%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可以發展為痛風。表現為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和痛風石等,確切的病因尚不明確。
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征性臨床表現,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見于反復發作的關節周圍以及鷹嘴、跟腱、髕骨滑囊等處,外觀為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表面菲薄,破潰后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但很少發生繼發感染。
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臨床表現為持續的關節腫痛、壓痛及關節功能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