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斜頸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頸椎發育缺陷的基礎上發生的,如半椎體畸形所致的斜頸,即先天性骨性斜頸,一般比較少見;另一種是由于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化和短縮而引起的,即先天性肌性斜頸,相當多見。
先天性斜頸的病因,目前仍有不同的意見,多數認為胎兒胎位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宮壁壓力,使頭頸部姿態異常而阻礙一側胸鎖乳突肌的血液循環,致該肌缺血、萎縮、發育不良、攣縮引起斜頸。也有認為由于分娩時一側胸鎖乳突肌受產道或產前擠壓或牽引而受傷出血,血腫機化攣縮而致。
還有認為胸鎖乳突肌的營養動脈栓塞或靜脈回流受阻導致的纖維發生退行性變,因而發生斜頸。
臨床表現:新生兒在生后七到十四天,常被發現受累的胸鎖乳突肌中下部,有一質硬的橢圓形腫塊,可逐漸增大。兩個月后腫塊開始縮小最后完全消失,該肌即成為無彈性的纖維索。頭逐漸被牽拉而傾向患側,頸部扭轉,面部傾斜,下頜偏向健側。如不予矯正患側面部發育較慢,形成顏面和頭顱逐漸變形,兩側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