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本質上為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其發生和以下三方面因素有關:
第一,局部的炎癥反應,表現為毛囊皮脂腺內的角質形成細胞的功能異常,局部炎細胞聚集。
第二,表現為局部的病原微生物過度的增生繁殖,表現為痤瘡丙酸桿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過度繁殖增生,所以其治療要根據其病理表現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狀態來確定適合的治療方法。
不同的病人其病理表現以及皮損表現不一致,所以要根據其皮損表現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如表現為單純的粉刺為主,可以口服魚肝油,可以用果酸治療,外用阿達帕林凝膠,如表現為紅斑丘疹,膿皰,可以口服抗病原微生物的藥,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外用夫西地酸軟膏,龍珠軟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局部采用火針、紅藍光照射等。如表現為囊腫,結節,此種類型建議進行火針以及光動力的方法局部治療再加用上述的口服藥以及外用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