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它是1884年由丹麥醫生Gram創立的。沒有經過染色的細菌,它的顏色與周圍環境折光率差別很小,在顯微鏡下極難觀察到。對于革蘭氏染色后細菌的顏色與周圍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可以幫助清楚地觀察到細菌的形態、排列、結構。
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染色法,它包括初染、媒染、脫色、復染四個步驟,通過結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細胞壁內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結晶紫與碘的復合物,革蘭氏陽性菌由于其細胞壁較厚、肽聚糖網層次較多,且交聯致密,故遇到乙醇脫色的時候因失水使網孔縮小,它不含有類脂,故乙醇處理不會出現縫隙,因此能把結晶紫與碘牢固的結合在細胞壁內,使革蘭氏染色呈紫色。肺炎鏈球菌它也是革蘭氏陽性菌,它行革蘭氏染色時呈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