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概而論,所謂敗血癥是指細菌等病原體進入血液,并且釋放毒素引起來的一種疾病,敗血癥的診斷需要依賴于血常規、C反應蛋白、PCT、凝血常規、肝功、腎功等等的這一系列的檢查來進行診斷,它的診斷的金標準就是進行血培養,培養出來細菌,那么就可以診斷敗血癥。
用藥方面由于血培養需要有一段時間,因此一般是先經驗性的用藥,帶血培養的結果出來之后,再根據藥敏的結果來調整用藥。所以經驗性用藥的過程中是不是有效,主要是看患者的癥狀的改變,如果說經驗性用藥能夠覆蓋到病原菌,效果就會比較好,患者就能夠的到比較及時的治療,好轉的可能性就相對比較大。
還有就是致病菌的致病力的強弱,如果病原體的量比較大,而且致病性比較強,發展的比較快的,它治好的可能性就會相對的比較小,還有就是病情發展的程度,如果患者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出現了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彌漫血管內凝血等等的這些嚴重的并發癥,那么它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