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來說是肯定會有危險的,因為就算是一個正常沒有任何疾病的孕婦,懷孕生產的時候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懷孕妊娠分娩本身是一個很復雜的狀態,而且因為人類是哺乳動物,孕周長達十個月,從妊娠早期(前三個月)妊娠中期(4-6月)以及妊娠晚期,整個呼吸循環系統包括內分泌系統都會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所以說就算是一個正常人都會有風險,更不要說是一個中樞性尿崩癥患者。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中樞性尿崩癥患者本身就合并有很高風險的電解質紊亂、脫水、機體多臟器灌注不足的情況,這些情況在懷孕生產時會更加的顯著,因為懷孕生產對心血管血容量的要求是很高的,而尿崩癥本身是一個相對的血容量不足的情況,所以說,這兩者合并在一起對身體的負擔會更加的大。
通俗的講,中樞性尿崩癥患者如果懷孕生產,不只是有風險,而且風險比一般人群肯定大得多,因為就算是及時診斷了,患者也是需要治療的。雖然目前藥物治療對懷孕的影響沒有臨床循證醫學證據支持或反駁,但是中樞性尿崩癥患者要長期使用抗利尿激素等藥物,或多或少可能對孕婦本身或者胎兒可能都會有一定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目前沒有的到很科學的論證,而這些治療的前提是病情能夠控制的比較好的情況下,而一旦病情控制不好,隨著妊娠階段不停的演變,特別是32周以后,心血管容量負荷達到最大,風險就會很高。
所以,中樞性尿崩癥患者懷孕、分娩一定要非常的慎重跟重視,千萬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