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患者朋友們因為頭部受到外傷以后出現顱底骨折,顱底骨折不同的部位有可能出現不同的臨床癥狀。大多數是因為腦脊液漏,腦脊液可從鼻腔,眼睛,耳朵等部位往外溢出,就造成的外界和顱腔內部相溝通,外界的細菌就有可能隨著裂紋進入顱腔內部,導致顱內感染。
在護理過程中,首先患者要取平臥位,或者是頭抬高位一般15到30度左右。當然,如果出現腦脊液的鼻漏或者耳漏,嚴禁拿棉簽或者是衛生紙等軟物將其堵塞,這樣會造成溢出物的再次逆流,進一步加重顱內感染。在這個過程中也盡可能避免患者用力打噴嚏,咳嗽,嗆咳等,引起瞬間高顱壓的情況發生。假如患者出現顱腔內部的膿腫,膿腫位于后顱窩比較大的占位擠壓腦干,患者一個噴嚏就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如果膿腫位于不同的部位,造成的后遺癥的癥狀是不一樣的,所以護理過程中要首先是體位的要求。再一個是盡量避免著涼,這些喂飯嗆咳等情況,然后要適當的增加患者的營養。
因為出現顱內感染患者會出現高熱,甚至出現癲癇,這都是一種能量消耗性疾病。這種高熱,消耗能量是非常厲害的,所以要適時的增加患者的營養狀態,以增加自己的免疫力,抵抗力。